名家大師示範王船彩繪,永安國小投入王船繪本動畫創作
【高雄訊】高雄市永安國小與高雄市立圖書館永安分館合作,帶著學生投入「王船文化」的家鄉繪本創作。在高市圖永安分館的安排下,師生4月27日來到永安天文宮,進行王船祭典的走讀課程,蒐集在地王船文化的資訊,做為繪本創作的素材。
永安天文宮邀請登錄「王船彩繪技術文化資產保存者」曹天助師傅,親自示範王船彩繪,同時讓學生觀察宮內保存的王船模型、認識永安天文宮「王船醮」的沿革,並且自己組裝迷你版的王船,動手在船身彩繪上色。近距離看名家大師示範王船彩繪,動手組裝王船等精彩豐富的走讀實作課程,讓參與師生更深刻的認識家鄉的信仰文化,也激發更多未來繪本創作的想法。
高市圖永安分館規劃「王船文化」圖文繪本創作,由永安國小的學生擔任繪本文字與圖畫的創作者,從四月到六月份開辦一系列的走讀探察、寫作引導、圖像創作與動畫學習等相關培訓課程。並且邀請黃良玉老師、崑山科技大學曾惠青副教授與圖書館兒童繪畫班曾秀慧老師,分別擔任文字寫作、圖像創作與動畫製作的指導教師,創作的繪本與動畫預計10月份發表出版。
高市圖永安分館蔡英惠主任表示:「在繪本創作過程,邀請不同領域的師資與學生一起合作,讓在地王船文化的祈福、送瘟與潔淨海洋的精神,能透過兒童的視角準確傳遞,使產出的繪本與動畫能更適合小讀者閱讀觀賞。」
永安國小學生之前在4月13日時,曾經到東港東隆宮與東港王船文化館進行走讀活動,了解王船祭典的文化與精神。學生從走讀東港王船文化館的學習經歷,展開文字創作,開始構思繪本主題、故事架構與角色場景。 這次走讀永安天文宮的課程,則邀請天文宮的洪鈞泉總幹事與王船彩繪大師曹天助先生,示範王船彩繪與導覽在地王船醮的歷史沿革,介紹王船結構、船身圖騰花紋的意義,讓學生對繪本的插畫與圖像風格,更有具體的概念。
學生邱品芯說:「到廟裡看王船模型,聽祭典的故事,腦海中對王船彩繪,產生許多想法,我想要把這些想法畫出來。」 最特別的是,在永安天文宮的走讀活動中,高市圖永安分館設計動手作的課程,讓學生在真實的廟宇情境裡,化身成王船的造船師與畫師,實際組裝縮小版的王船,並且在船身彩繪上色,重現建造王船與彩繪的「王船醮」祭典籌辦過程。
學生黃宥勲說:在組裝王船時,偶爾會把零件裝錯位置,幸好可以拆掉重做。原來建造王船要考慮很多狀況,不僅要堅固,也不能隨便塗鴉,更要讓神明喜歡。
永安國小校長李安世感謝高市圖永安分館提供給學生繪本與動畫創作的機會,並陪伴學生參與走讀天文宮,和初期的繪本文字創作過程,他表示透過走讀的學習歷程,學生貼近家鄉文史,並提煉出在地繪本的素材。期待未來能在公共圖書館,看到永安國小孩子創作的繪本陳列在書架上,提供給讀者閱讀。

(圖由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