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自然科學課 百名特教生到科博館上課囉!
【台北訊】為提升特教生的科學素養與探究能力,3所國立特教學校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合作,讓百餘名特教生與師長走出校園,也讓科博館走入校園,透過「科學演示」及「科學動手做」活動,享受學習科學的樂趣,體驗一堂不一樣的自然科學課。
國立雲林特殊教育學校111名特教生到國立科博館上課,除參觀科博館內的太空劇場、生命科學廳、科學中心,也參訪科博館知名的三大特色―淮河古菱齒象、大王魷魚及水運儀象臺,學生們專心聽著導覽員的介紹,在聽見以水為動力報時的水運儀象臺的水流聲時,更發出讚嘆聲。
雲林特教學校導師竇麗滿表示,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看到不同的世界,也讓老師看到學生不同於課堂上的樣貌。家長陳淑琴則表示,展覽内容豐富多樣,讓人印象深刻,是值得再次造訪的地方。校長林維靖表示,此活動不僅提供學生豐富的生活體驗,更增加了學生和老師、家長的溫馨相處時光。
國立嘉義特教學校及國立臺南特教學校則是把科博館搬進校園,與科博館合作不同主題的「科學演示」及「科學動手做」活動,嘉義特教學校以「靜電科學演示」介紹簡單的靜電特性及現象,及「科學動手做聲砲」,50名學生用生活中常見的材料製作聲砲;臺南特教學校則讓全校200名師生共同參與,透過簡單的氣球實驗及動手製作紙製飛行器學習物理定律。
國教署表示,多元化的教學活動能豐富特教生的學習經驗,除可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也讓教師更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對教師課程調整與學生融合教育都有極大效益。

(圖由教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