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社區大學夏季成果展,親子藝術手作、性平影展「勇敢傳說」揭開暑假序幕

0

【高雄訊】鳳山社區大學夏季成果展欣喜揭幕,透過親子藝術手作與性平電影「勇敢傳說」放映,吸引大批民眾到場共襄盛舉;鳳山社大誠摯邀請市民走進終身學習的美好場域,攜手關懷性別平等,讓教育與公共議題在日常中深深扎根。 鳳山社區大學夏季成果展於(28日)下午三點在鳳山日照中心熱鬧展開,其中鳳山社大藝術手作體驗,10個免費體驗攤位內容涵蓋造型氣球、竹鈴噹、毛根花、皮雕鑰匙圈、日式水引繩結、橡皮章拓印與芳香萬壽菊小盆栽等,讓知識從紙本走入雙手,成為親身可觸的感動。

鳳山社大表示,目前女性學員占比高達七成,透過音樂、手作等課程,不僅豐富了人生的廣度,也在成果展自信分享學習的轉變與收穫,展現終身學習的力量與美麗。 在這次動態表演中,更有八十歲的長輩加入社大學習,她不僅是女性,也在學期末段插班加入學習,才短短幾周就能站在舞台上以美聲的方式,跟著大家一起唱歌。

傍晚4點半,舞台節目由主持人揭開序幕。首先登場的是由搭加里揚平埔研究社的南島風歌樂小組帶來話劇《烏彌陀》,以17世紀堯港內海平埔族竹子港社為背景,描寫女性「田潔蕊」與荷蘭人的相遇,以及主角「烏鬼」蛻變為神祇的傳奇。透過戲劇演繹,小組希望觀眾能更深入認識臺灣的多元族群歷史與平埔文化。 本次成果展亦邀請鳳山婦幼青少年活動中心與文化環境發展協會共襄盛舉。

日照中心除社大、公托與非營利幼兒園外,亦是一處充滿孩子權利意識的場所。「每個孩子都有特別的權利!」他們有權健康長大、安心上學、自在表達。為此中心特別設置「兒童權利公約」闖關活動,引導民眾認識兒童應有的尊重與照顧。 而文化環境發展協會則從大寮出發,致力於在地物產行銷、磚窯古蹟活化與菱角復耕,並設立新住民服務據點,陪伴在地姊妹們共同成長。值此稻米收割季節,協會特別設計「稻草人DIY」活動,讓大人與小孩一同認識大鳳山的農業產業與文化風貌。

晚間七點性平影展登場,播映皮克斯動畫《勇敢傳說》,由梅莉達公主的冒險旅程,帶領觀眾一同思索自由與勇氣的真諦。映後更邀請社大「電影心旅程」講師曾意琇與現場觀眾進行對談,引領深入的性別對話。

曾意琇在現場與大朋友、小朋友的對話中提到,在我們的生活經驗中常會對於「公主」有著傳統的既定印象,他們總是以華麗的姿態出場,有著溫柔、嬌羞的一面,面對巫婆以及繼母的欺凌,總是不發一語,而經過「王子」挺身而出,他們最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而「勇敢傳說」裡的「公主」,天生就有著獨特的氣質,她熱愛挑戰,勇於追求夢想,最後打破了傳統的性別框架,也縫合了與父母間的關係。

在精采的映後座談裡,孩子或家長們也都分享到,傳統的社會中常會認為,家長對於孩子總是帶著既定的性別刻板印象,也期待自己成為稱職的好王后,例如認為女生要乖巧、男生要勇敢,女生要會照顧家庭,男生要會騎馬射箭,而我們也常是以這樣的標準來看待他人在社會中的性別角色。 為積極推動性別平權,鳳山社大將「性別平等」列為114年度重要推動目標之一。

除了與台北淡江大學、淡水社大合作辦理遠距性別讀書會,更與鄰近的高雄市非營利自強幼兒園攜手,在鳳山日照社福中心共同舉辦成果展與性平影展,讓性別議題走出教室、走進生活,悄悄發酵於每個人心中。 鳳山社大指出,因應火車站啟用所帶動的都市蛻變,校方以「鳳山學」為起點,透過史料爬梳、街區走讀與專書出版,引導市民親身參與城市的脈動與歷史的書寫。

這股力量也感動了鄰近的自強幼兒園,開啟了跨齡共學的嘗試,攜手記錄鳳山的故事。 此外,鳳山社大與自強幼兒園共同在鳳山日照中心二樓打造「鳳山城市共學館」,將孩子與成人的學習成果,化為展覽中最動人的篇章。

活動當日也特別邀請「枻心福田好野庄園」園主黃淑娟,分享高雄淺山女農的生命故事,帶領市民從都市邊陲重新凝視自然與農業的價值。

(圖由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提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