蚵寮國小攜手海洋委員會發表《大海裡的家》繪本,跨世代攜手展現蚵寮百年海洋人文風華
【高雄訊】為推廣海洋文化,保存地方歷史記憶,並深化學生對家鄉的認識,高雄市蚵寮國小與海洋委員會於5月16日共同舉辦《大海裡的家》繪本新書發表會。
活動當天,蚵寮國小陳麗鈞校長、海洋委員會科技文教處羅斯平科長、高雄市梓官區公所陳毓君區長、蚵寮國小家長會王紹銘會長、地方民意代表、在地里長、社區文史協會、縣市戶外海洋教育中心及海洋夥伴學校、大學校院等單位與會,藉由拋磚引玉建構海岸聚落學術發展,在蚵寮國小的小提琴悠揚琴音迎賓揭開序幕,共同見證並支持這項深具文化意涵的教育活動。
蚵仔寮及赤崁地區海岸線長約3公里,沙質海岸易受海浪侵蝕及颱風豪雨影響,陸沉現象嚴重。昔日百餘公尺的海灘已後退超過200公尺,臨海的智蚵里、禮蚵里逐漸沒入海中,形成珍貴的水下文化資產,在地社區缺乏系統性文史資料記載,僅存地方耆老的口述回憶,為保存這段被海水淹沒的歷史,蚵寮國小參與海洋委員會「復振航海文化力-海洋文化領航計畫」專案。
陳麗鈞校長表示,《大海裡的家》是學生透過實地走訪社區、訪談地方耆老與長輩,並參與繪本工作坊課程後,以親手繪製圖畫與撰寫文字方式共同創作而成。此書不僅記錄了蚵寮海岸聚落的歷史變遷,重現百年漁村的昔日風貌,也培養了學生對家鄉的深厚情感及使命感。
羅斯平科長表示,海洋委員會致力推動海洋文化與教育,「復振航海文化力」計畫便是從人文視角出發,透過藝術、文史調查與出版,喚醒社區對海洋的情感記憶。此次蚵寮國小的繪本創作即展現跨世代傳承海洋文化的重要意義,期望能藉此帶動更多社會力量,共同投入臺灣海洋文化的復興行列。
梓官區陳毓君區長特別肯定蚵寮國小師生的努力,表示區公所全力支持透過教育與藝術形式推廣在地文化,期盼本次活動能促進蚵寮地區對海洋議題的重視與參與,並進一步建構海岸聚落的永續發展。
蚵寮國小家長會王紹銘會長則感謝校方及各單位的用心推動,他指出:「孩子們透過實地訪談和繪本創作,學習了對土地與文化的珍惜,也讓家長們更加感受到教育與地方連結的重要性,期待這本繪本成為代代相傳的寶貴資產。」
《大海裡的家》透過蚵寮國小學生親自走訪社區、訪談耆老,並共同創作圖文,展現赤西里咾咕石斑駁建築、沉沒的海岸碉堡遺跡、守護港口的老榕樹,以及具百年歷史的「錦益豐商號」招牌等深具人文特色的場景。此外,文藻外語大學「文藻螺絲釘·鏈結世界心-科技送暖、永續傳情」USR社會實踐計畫團隊將繪本翻譯成英文版《Home in the Big Blu》,推動蚵寮在地故事的國際交流與跨文化理解。
當天現場特別舉辦了「薪火相傳」贈書儀式,由六年級學生代表將繪本贈送給校內中年級班級共讀書箱,並贈送蚵寮國小圖書館及高雄市立圖書館梓官分館、梓官赤東分館、右昌分館通閱書籍,並分享至臺南市、高雄市及屏東縣戶外海洋教育中心及海洋夥伴學校,象徵蚵寮人文故事的傳承與推廣。現場還舉行了小小作者群簽書儀式,學生們熱情為貴賓進行繪本導覽,展現他們豐富的創作歷程與對海洋文化的深刻理解。
學生代表劉晏彤表示:「從社區走讀到完成繪本,能讓更多人認識家鄉故事,我們感到非常自豪。」
曾君玄同學則分享:「這次創作教會了我們耐心與專注的重要性,也讓我們對家鄉更有情感。」繪本圖文編輯童琳茜老師則指出:「這本繪本透過孩子們的眼光,呈現蚵寮土地、文化與自然的深刻對話,盼望成為大家理解氣候變遷與文化保存的起點。」
地方耆老蔡昌杰先生讚許此書充分展現「守護家園、守護海洋」的精神;赤西里劉英凱里長稱此書是一本「延續歷史記憶的社區繪本」;百年洋樓藝術館楊逸館長則認為學生們以純真童心繪畫,完成一本最美的藝術創作。
透過此次繪本的出版與發表,蚵寮國小成功連結在地歷史文化與海洋教育,展現學校以海洋為核心,積極培育具備海洋素養與全球視野的未來公民的教育願景,更為蚵寮的歷史文化記憶開啟了新的篇章,領航臺灣的海洋文化走向國際舞台。

(圖由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