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石雕跨足磚雕,龍興國小畢業生拓展藝術視野

0

【高雄訊】以石雕教學聞名的高雄市六龜區龍興國小,長年與在地石雕藝術家張運正老師合作,發展出深具特色的石雕課程;今年畢業季,六年級學生走出校園,(2日)前往大樹區三和瓦窯進行「磚雕」體驗課程,轉換創作媒材,延伸藝術學習深度與廣度。

龍興國小的石雕課程是學校的教學亮點,學生曾雕刻貓頭鷹、石蟬等作品,藉由雕刻活動,不僅提升藝術技巧,更深入認識自然與本土文化。今年學校進一步設計以大樹區三和瓦窯「磚雕」作為畢業活動,雖然磚材與荖濃溪的鵝卵石特性迥異,但學生們靈活運用立體雕與線雕等技法,仍能順利完成創作。 體驗課程後,大家終於完成屬於自己的磚雕作品,為畢業季留下獨一無二的回憶。

邱羿穎同學說:「沒想到一塊普通的磚,也可以變成藝術品!」童俊亨則說:「當我刻出貓頭鷹的眼睛時,覺得牠好像真的在看我!」方彥皓說:「磚雕比石雕容易上手,但要雕得漂亮還是需要專注與技巧。」

蘇天仰同學也認為:「能透過雕刻表達心中想法,是一種很酷的感覺。」 體驗課程所在地三和瓦窯,是台灣歷史悠久的磚瓦工廠,隨著產業轉型,逐漸走向沒落。舊鐵橋文化協會前理事長林世明指出:「這樣的課程能讓孩子動手創作,也讓他們理解傳統工藝的價值與保存文化的重要性。」

畢業班導師吳承翰表示:「以前對瓦窯的印象就是生產紅磚的工廠,親自走訪後才驚覺這裡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底蘊。」

校長林美如強調,學校讓畢業生轉換創作媒材,主要是感受與延伸藝術學習、發展多元藝術課程。也從創作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思考力與實作力,同時讓孩子在藝術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在地文化,留下珍貴的學習印記。

(圖由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提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