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獨學,閃耀潛能~沒有遺落的珍珠2.0,遠距共學-偏鄉資優生跨校獨立研究成果發表

0

【高雄訊】高雄市政府教育局與國立屏東大學攜手推動的「高雄市國小資優方案學生獨立研究課程跨校遠距教學研究計畫」邁入第二年,14日於苓洲國小舉行成果發表會,由本市資賦優異教育資源中心主辦,來自八所國小的資優學生齊聚一堂,展現一整年透過跨校遠距共學所完成的探索成果,實踐「讓每一顆珍珠都能發光,不再被遺落」的教育初衷。

本計畫自112學年度起開創全國先例,專為解決偏遠地區「未設資優班但有資優生」的教育需求而設計,透過混成學習模式整合設班學校的教學資源與專業師資,讓學生不因地理限制而錯失共學與發展潛能的機會。

113學年度擴大辦理,共有大同、加昌、莒光、八卦、文賢、三埤、九曲與大華國小等八校參與。學生以《實驗專家:從研究到發表》教材為基礎,根據興趣選定研究主題,從樂高車與路面摩擦、蒸氣船推進速度,到棉花糖製作與茶葉去污實驗,皆融合創意與實作。課程由設有資優班的學校教師團隊共同備課並授課,未設班學校則由合作教師協助學生同步參與,讓共學精神具體落實。

國立屏東大學侯雅齡教授指出,計畫不僅為資優生打造多元發揮舞台,更讓學生在AI與數位浪潮中實際體驗科技結合教育的樣貌。透過線上小組討論與跨校合作,學生跨越校際藩籬,拓展學習視野與思維層次。今年全程採用統一教材,並由八位教師共同引導,學生歷經一年自主探究與實作,於成果發表會中展現創造力與表達力,從學習者成長為知識的創造者。

本次成果發表採口頭簡報、實作展示及即時互動等多元方式進行,學生們在教師引導與同儕交流中,自信分享研究歷程,展現從提問、探究、設計、實作到公開表達的完整學習歷程,充分體現資優學生的思辨力與統整力。現場氣氛熱烈,學生們更給出真摯回饋:「充滿創意」、「報告方式特別有趣」、「現場實驗讓我學到新知識」、「研究主題結合環保議題」、「有趣的科學實驗,讓我暑假不無聊!」等佳評如潮,充分展現跨校遠距共學所帶來的學習成效與高度參與動機。

響應數位學習政策,率先建構融合科技應用的資優教育新模式,推動跨校資源共享,讓偏鄉資優學生也能獲得專業引導與優質同儕互動機會,全面支持每一位學生發光發熱。本計畫更首創全國偏鄉共學新模式,不僅有效提升教師運用科技進行資優教學的專業能力,亦成功搭建跨校師生共學平台,拓展學生視野、深化教育品質,為資優教育注入創新、科技與溫度的實踐力量,開啟人才培育的新篇章。

(圖由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提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