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龍山國小交流22年不輟,師生走訪美濃一起學習、一起快樂

0

【高雄訊】南北龍山國小交流22年,10月相約高雄美濃龍山國小共學共遊,一同走訪客家庄東門樓、開基伯公,並品嚐客家鹹粥等特色小吃、拔蘿蔔;兩所姊妹校師生一起學習、一起快樂。 第22屆「南北龍山」姊妹校交流於10月15至17日熱情展開,台北市萬華區龍山國小南下走讀美濃,與高雄美濃龍山國小共學共遊,三天行程涵蓋自然生態、農村體驗與客家文化。

南北龍山姊妹校源於民國92年的林興兆校長與趙廣文校長締結此份機緣延續至今,讓孩子在不同生活文化中擴展視野、學習尊重與多元;活動得以持續22年,來自兩校師生、家長會、顧問團與在地機構的長期合作與支持。

美濃龍山里長溫源興與全校師生列隊歡迎師生到來,以「客家文化饗宴」迎賓,品嚐客家鹹粥與特色小菜。下午走讀東門樓、開基伯公,並參與「美濃湖護雉蓮盟」生態活動,透過望遠鏡觀察水雉,近距離感受「凌波仙子」漫步水蓮浮葉的優雅。

第二天晨間舉行交流歡迎儀式,退休師長、家長會、里長、農會與區公所共同見證「龍山22 南北同樂」,高齡93歲的林享鑌老師也蒞臨同樂。上午安排「龍山傳客」系列課程:透過「南北來玩客」認識客家文化與賓果闖關;由外師與中師合作設計萬聖節密室逃脫的「國際雙語客」;以及把走讀所見創作於帆布袋上的「龍山藝術客」。 午後進行深受歷屆學生喜愛的「漂漂河」活動,在義消與師長守護下,由顧問羅炫春提供輪胎,讓孩子體驗純真鄉野童趣,笑聲與水花在水圳間此起彼落。

第三天走入產地,以「從產地到餐桌」為主軸體驗採芭樂、拔白玉蘿蔔,顧問朱信其提供場地,讓孩子理解在地食農精神與零農廢循環的實踐,將自然、土地與飲食的連結化為具體學習。 北龍山師生收到滿載心意的在地特色伴手禮,由美濃區農會、南天太子宮、教育發展基金會董事長蔡鳳蓮、家長會顧問團、陳憲政榮譽會長、蕭鏡彬榮譽會長、劉騏瑞顧問、趙廣文退休校長、鍾智文退休老師等共同贊助,其中農會理事長蕭源興(龍山傑出校友)更加碼致贈香蕉十箱。

學校亦準備「雙龍紀念品」——客家藍衫(闌干織帶蝴蝶、太陽、松葉圖騰,寓意福祿壽)、六年級學生親繪東門樓與敬字亭托特包,以及客製個人照馬克杯,象徵「把美濃記在心裡」。

北龍山鞠怡臻同學分享:「玩到特別的活動,也交到朋友,明白一個人不如一群好朋友,一起學習、一起快樂。」南龍山李健熒同學表示:「最喜歡漂漂河,笑聲迴盪在水圳上。第一次近距離看水雉,覺得大自然好神奇。這次交流不但比想像好玩一百倍,還讓自己以身為美濃人為傲,超期待下個月到台北。」

南龍山國小校長吳孟珠表示,客家不只是「硬頸」,更是熱情友善,感謝各界成就這場美意濃情的交流,也期許兩校孩子都能明白,就像兩所龍山國小一樣,珍惜自己獨特的你,一起學習走向更好。

(圖由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提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