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牽起代間共學,吉東國小與美濃無老學堂共築STEAM學習行動力
【高雄訊】高雄市美濃區吉東國小與美濃無老學堂(醫事C巷弄長照站)於近日共同舉辦「老幼共學STEAM磁力片共構學習活動」,由低年級學生與長者一同參與,以磁力片為媒介,進行跨世代合作與創意建構,實踐「世代共融、共學共創」的教育理念。
活動過程中,學生與長者共同探索磁力片的多樣結構,從簡單的平面造型到立體幾何建構,孩子在操作中培養了空間概念、邏輯思維與專注協作能力。教師在引導過程中融入閱讀教育的元素,帶領學生從「閱讀圖形」與「理解結構」的角度學習,將閱讀從文字延伸到動手實作的場域中,強化學生的理解與表達能力。
活動現場氣氛融洽,長者們展現出高度參與熱情,與孩子討論如何讓建構更穩固,彼此分享創意與想法。汶亮開心地說:「姑婆,我幫你這樣用積木更穩,我幫忙蓋高塔!」祐姍則分享:「我幫忙阿嬤,阿嬤跟我說謝謝,感覺幫忙阿嬤很快樂。」
長者們也回饋:「跟孩子一起玩磁力片,感覺自己又年輕了,看到他們專注的樣子很感動。」 老師徐麗英表示,這次活動將STEAM教育與閱讀學習結合,讓學生不僅動手也動腦。「孩子們在過程中需要閱讀步驟、理解說明、與長者討論,這正是閱讀理解在真實情境中的延伸學習。」她指出,透過合作,學生更學會傾聽與尊重,也展現出主動學習與團隊合作的態度。
校長楊志偉表示,學校長期推動「閱讀行動力」課程,並結合社區資源設計多元學習活動。「老幼共學不僅培養學生的邏輯與創造力,更讓孩子從互動中學習尊重與關懷,這是教育中最真實的學習。」他指出,學校未來將持續與社區據點合作,發展「閱讀×STEAM×共學」的校本課程,讓學習成為社區文化延伸的行動實踐。
此次老幼共學活動,也呼應吉東國小「勤耕宇讀‧啟思啟行」的閱讀願景。學校近年以「思土、思辨、思行」為閱讀教育主軸,鼓勵孩子在閱讀中觀察生活、理解文化、付諸行動。磁力片建構活動不僅培養孩子的STEAM素養,更是「閱讀行動力」的具體展現——孩子在閱讀圖形與結構的過程中,學會理解、推論與表達;而與長者共學的互動,則讓閱讀不只存在於書本,更延伸到生活與人際連結之中。
透過這樣的跨世代共學經驗,孩子們實踐了「在行動中閱讀世界」的精神。美濃無老學堂是客家文化與長照服務的「伯公照護站」據點,此次與吉東國小的合作,展現教育與社區共榮的實踐成果,讓學習走出校園,成為促進代間理解與文化傳承的重要平台。

(圖由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