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鹽夏不夜埕」登場 府北街區五感體驗「遮好呷」

0

【高雄訊】國立中山大學主辦第八屆「2025鹽夏不夜埕」夜間藝術展, 5月10日至17日於高雄市鹽埕區府北公園登場。今年以「鹽來遮好呷」為主題,策劃裝置藝術、互動演出、市集與導覽,透過味覺、視覺、聽覺與記憶交織的感官體驗,邀請市民重新品味「吃」的意義,探索鹽埕的歷史文化。

「遮好呷」在台語中意為「這麼好吃」,不僅是對美味食物的稱讚,更承載著一代代人的飲食習慣、移民記憶與文化演變。「好吃不只是味覺的感動,更是一次對生活的回望,一種與土地連結的情感記憶。」歷經一學年的社區田調與創作,今年活動主題從「人」、「神」、「飲」三個面向出發,帶領民眾從廟埕文化、家庭餐桌與街邊巷口的點滴風味中,重新思考「好吃」的定義。

展區涵蓋府北公園與其周邊街區,今年共展出13件裝置藝術作品,由中山大學學生與在地社區協作完成。大學生與高中生的作品圍繞著策展主題創作的科技藝術作品,如「信仰404」、「鹽埕.續」,引領民眾走入七福商場、大溝頂等空間外,也引發他們對於宗教供品、在地美味的反思。以及由在地國小孩童創作的「食埕大孩」,以童眼詮釋記憶中的家常味;「盤中歲時」則為與揚帆主婦社合作,記錄婦女操持廚事的節氣與情感流轉。「這些作品並非只是視覺擺設,更是一種向社區學習的過程,讓藝術真正落實於日常之中。」在推廣活動上,除了有策展團隊融入角色扮演的街頭實體導覽外,本屆也首次設置QRcode掃碼語音導覽,深入介紹裝置藝術的創作歷程與意義。

互動表演方面,邀請六組團隊分別於5月10日、11日和17日於府北公園演出。中山大學南雁國樂團結合傳統與創新,將於開幕之夜獻上《雁來遮好聽》音樂會;緊接由維克音樂帶來《經典英文歌曲之夜》,以薩克斯風與女聲演繹1940年代美國駐軍時期風靡鹽埕的經典金曲。響座劇場創作《鹽來是這味》,以返鄉遊子的視角串起鹽埕的味道記憶。而壓軸登場的光榮太鼓團與光榮國小快閃演出,以傳統「跳鼓」文化為基底,展現孩子們揮汗演練的活力與對神明的敬意,用節奏與肢體舞動傳遞在地歷史與團結精神。

市集活動亦是今年一大亮點。主辦單位以「酸、甜、苦、辣、鹹」為概念,將鹽埕街區、七福商場與香港商場串聯為味覺地圖,匯聚地方特色美食與個人記憶,包含翰品酒店、那吃口裡與冰滴製造所等在地店家共同參與「三杯擂台」,以茶杯、酒杯與咖啡杯為靈感,端出具創意料理與飲品,盼地帶動在地商圈振興。除主市集外,亦舉辦二手永續市集,延續物資再利用與在地互助的精神。

指導策展與創作的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宋世祥表示,「鹽夏不夜埕從2018年起到今年已經第八年,更是在城中城大火之後已經在府北社區深耕四年,很開心看到這裡的府北公園周邊商圈正在復甦,許多年輕人開始進入創業。相信同學們精彩的活動能帶領更多年輕人走入府北社區,也讓這裡展現出更蓬勃的活力。」活動單位包括中山大學USR共創鹽埕創意街區計畫、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高雄市鹽埕區府北里里長辦公室共同主辦;高雄市府北社區發展協會、高雄霞海城隍廟、鹽埕沙多宮等在地組織協辦;指導單位為中山大學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與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企業贊助則包括瑞儀教育基金會、高雄翰品酒店、台灣福興文教基金會與婕盈國際事業有限公司等。

📍 活動資訊一覽:

活動名稱|2025鹽夏不夜埕《鹽來遮好呷》

活動時間|2025年5月10日至5月17日 17:00-21:00

活動地點|高雄市鹽埕區府北公園與街區周邊

活動報名|Accupass報名連結 (免費參加)

官方網站|yenhsiapuyehchen.com

Instagram|@dont_sleep_in_yancheng

Facebook|鹽夏不夜埕

(圖由國立中山大學提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