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教館邀市民共度中秋溫馨佳節 月圓人圓~輕黏土玉兔登月
【高雄訊】中秋佳節將至,高雄市立社會教育館於9月20日在苓雅區凱旋國小舉辦「歡樂慶中秋」親子手作活動,該活動吸引百餘位大小朋友參加。活動以「玉兔登月」為主題,結合輕黏土創作與燈光設計,讓孩子與家長一起動手做,透過雙手捏塑月球凹凸表面,打造可愛的兔子寶寶,並結合可開關的燈座模擬月球發光,現場充滿節慶氛圍與創作樂趣。
該場活動,邀請手作教學經驗豐富的呂如玄老師進行教學,呂老師告訴大小朋友,中秋節源自古代農耕社會秋收之後感謝天地並祈求風調雨順,節日蘊含許多動人的民俗傳說,例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與玉兔搗藥等故事,讓月亮成為想像與浪漫的象徵。透過生動的說故事方式,呂老師從時下有哪些流行的兔子卡通開始提問,現場學童們踴躍舉手分享,有美樂蒂和庫洛米、吉伊卡哇的烏薩奇、來自荷蘭的米飛兔、迪士尼史黛拉兔紛紛出場;相較於亞洲鄰近區域慶祝中秋節的異同,大家除了吃月餅、賞月以外,在港澳、馬來西亞華人還會舉辦燈會、提燈籠,而在越南,中秋節更像是兒童節,孩子們會提燈籠遊街玩耍!將這些傳說巧妙融入活動,引導孩子們在動手創作的同時,發揮無限的想像空間,寓教於樂的文化學習體驗,讓孩童在輕鬆氛圍了解中秋節慶「月圓人圓、感恩自然、共享美好」的文化底蘊;透過黏土捏製,不僅訓練小肌肉發展與手眼協調,還培養創意表達與美感經驗,更鼓勵市民朋友把握節慶時光,與家人親戚一同欣賞明月、品味時令食物、共度團圓佳節。呂如玄老師現場也示範利用黏土工具先切割、手指捏塑及手掌呈現V型等小秘訣,製作出五角星形、圓角白雲及水滴型的胡蘿蔔及白兔耳朵,現場連幼兒園小小孩也可以依照這些技巧自己做出成品,開心的神情溢於言表,最後善用白膠及牙籤固定接縫處,可愛成品就大功告成。
就讀苓雅區凱旋國小一年級的王宜脩和隔壁班的劉薰尹小朋友開心地介紹:「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社教館的活動,我們的玉兔在吃月餅和搗麻糬!」;就讀大班的郭姵妤小朋友分享自己創作的月球上,除了有玉兔、還有長長大鬍子的聖誕老公公、雪人,香蕉、胡蘿蔔點綴,可愛極了;來自苓雅區信義國小二年級的林雨恩、四年級的林雨呈兄弟想像力無限,作品屬於科幻系,弟弟的作品是恐怖月亮,上面飄著尖尖觸手會抓動物,而哥哥則發想了橘色月球,是宇宙大爆炸後的顏色,上面有變色龍及被吃掉的白色星球(弟弟的作品),他們的媽媽和幼兒園小弟雨恩親子共創一個療癒系月球,上面有小王子坐著沉思,林媽媽分享:「感謝社教館舉辦親子活動,讓我們全家一起參加增進感情。之前曾參加社教館舉辦的科學類親子活動,覺得豐富有趣,就持續參與。」
社教館蘇麗香組長表示,很高興在苓雅區凱旋國小舉辦這場有意義的親子活動,謝謝公益信託巴巴慈善基金,熱心公益贊助活動經費,感謝凱旋國小周淑蕙校長、陳亮伃輔導主任親自出席及行政團隊提供良好的場地設備,也感謝呂如玄老師及苓雅社教站志工伙伴熱情承辦,今日活動許采蓁議員服務處林仁傑副主任也到場致意。本場活動不僅是手作揑塑體驗,更結合節慶、藝術、美食及科學,讓學習走出課本、走進生活,加深親子互動,陪伴市民共創知識、溫馨與甜蜜的回憶。

(圖由高雄市立社會教育館提供)